路燈是城市的眼睛,也是展示一座城市形象的符號。近日,由青島市城陽區建設、由青島藍海陽光能源有限公司中標實施的長城南路智慧路燈示范路項目亮相。。
據報道,此次道路照明設施升級改造工程,計劃持續3年完成市區1248處道路路燈燈桿智能化升級,現已完成新華路182處。工程采用CAT1低功耗技術、加裝單燈控制器等方式,打造集遠程控制、手動控制、時間控制、日出日落模式控制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模式。旨在優化路燈照明時間,方便群眾出行安全;實時監測,及時維修故障路燈;節能降耗,助推我市綠色發展。
根據前期對我市道路現場勘查、進行點位確認,對照明設施的光源、數量、能耗等信息的摸排統計,市住建局堅持因地制宜、分類實施,推進路燈節能改造,并運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城市路燈智能化控制服務平臺,實現遠程監控、節能分析和路燈業務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通過智慧化的控制系統建設,對單燈的精確開關、調光、狀態查詢、故障定位,實現“照明節能科學化、故障監測自動化、路燈控制可視化、輔助決策智能化”,進一步優化照明環境。
智慧路燈,顧名思義,是通過科技手段賦予路燈智能化能力,以便更好地為城市居民提供照明服務,并通過實時數據采集和處理,為城市管理提供更準確的信息。智慧路燈不僅能夠實現普通路燈的基本功能,還能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遠程監控、能源管理、環境感知、交通管理等多項功能,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準》規定,道路路燈應根據所在地區的地理位置和季節變化合理確定開關燈時間, 宜采用根據天空亮度變化進行修正的光控與時控相結合的控制方式;立交或高架橋等的下層道路照明,應根據該道路的實際亮度確定開關燈時間,可適當提前開燈和延后關燈。
但受科學技術的制約,傳統的路燈監控系統往往是一根電纜帶動30至50盞燈,大部分城市路燈的管理基本依靠人工檢查和操作,容易受到自然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缺乏及時性和主動性。一旦發生故障,需要人工逐一排查,確定故障燈后再維修,而且在開關燈時,也只能是幾十盞燈一起調節,尤其是路燈的開啟和關閉上,基本依靠管理經驗,致使部分路段的路燈夏天早早地亮起來,冬天又遲遲不亮,既給市民生活造成了不便,也不利于節能環保,甚至有路燈壞了好長時間管理部門仍未發現。這樣的管養模式投入人力物力大,巡檢維修維護成本高,還存在巡檢盲區和滯后性,不僅影響城市正常照明亮化,也難以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夜間出行需求。而隨著“智慧路燈”的推廣運用,傳統路燈監控系統帶來的困擾將會迎刃而解。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粗放式、單一固化的管理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而更加精細化、人性化、分工明確、權責分明的管理模式逐漸走向前臺,成為社會管理的主流。因此,“智慧路燈”的投入使用,必將助力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化、智能化、便捷化。